AIOT 人才服务 人社部2020新职业 | 人工智能训练师给AI当老师

人社部2020新职业 | 人工智能训练师给AI当老师

广告位

1.国内外人工智能训练师相关从业人数将达500万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16个新职业,人工智能训练师名列其中。阿里巴巴集团调研数据显示,预计到2022年,人工智能训练师国内外相关从业人数有望达到500万,大量人才缺口亟待满足。

助力AI智慧成长

在北京市房山区互联网金融安全示范产业园内,一节为自动驾驶系统量身定制的“课程”正在进行。通过数据标注工具,24岁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刘雪将图片中一辆巴士用矩形框圈出,并给这个框打上“巴士”的标签,然后继续在图像上标记其他车辆、交通标志及自行车等物体。

“这些打好标签的图片、文字和声音等数据将会成为自动驾驶系统的学习材料,帮助人工智能算法学习识别道路中影响车辆行驶的实体。”作为人工智能训练师,刘雪并没有参与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工作,但后期大量的数据标注为系统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较于人工智能开发者,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工作更加偏向产品的实际使用过程。”海南省区块链产业研究院专委副主任、海南大学教授段玉聪介绍说,人工智能训练师利用智能训练软件,对实际使用中的AI产品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

换言之,设计之初的AI产品就像刚入学的孩子,人工智能训练师需要根据产品预设的不同落地场景“因材施教”,通过不断地培养和训练帮助AI产品“长大成人”,让其有足够的智慧应对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各种问题。

除了训练和培养AI,人工智能训练师前期还需要对AI学习的材料进行加工,即通过数据筛选得到结构化的核心知识和关键数据,以特定的数据标注规则将数据“喂”给AI并进行“训练”,同时根据其反馈不断调整参数优化算法,让AI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高效服务抗击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工智能训练师和AI技术在防疫抗疫、生活出行等方面展现了高效的服务能力。

在抗疫前线,AI技术被大规模应用在病人CT影像的分析诊断中。基于先期大量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影像特征数据,人工智能训练师帮助人工智能系统学习分辨新冠肺炎案例与流感等其他患者CT影像特征的区别,从而实现快速分诊,有效阻断了传染源和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数坤科技首席执行官马春娥表示,

该诊断系统已在全国近百家医院上线使用,敏感性超过95%。未来将通过人工智能跨学科、多模态的综合学习,对复阳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肺炎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等特殊人群进一步研究,为精准防治提供科学支撑。

人才缺口亟待满足

随着AI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人员“跨界”当起了人工智能训练师。阿里人工智能训练专家王智宇介绍说,业务人员转型人工智能训练师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其对业务的理解能力。“我们可以教会他智能训练和数据分析的思路,但无法教会他对业务本身的理解能力。”

针对不断扩大的人才缺口,整个AI行业都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人工智能训练师。不过在国内近50万人工智能训练师从业者中,从事数据标注等简单任务的人员却占了绝大多数。而在分析提炼专业领域特征,训练和评测人工智能产品相关算法、功能和性能,以及设计人工智能产品的交互流程和应用解决方案等方面具有相关知识和从业经验的人员却是“凤毛麟角”。

“人工智能训练师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段玉聪分析称,AI行业在短期内对数据标注员仍有大量需求,但随着无监督自我学习算法的兴起,AI对数据的依赖性将减轻,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工作重点也将发生变化,偏向AI算法测试等技术型人才缺口将更加突出。

专家表示,如果人工智能训练师能系统地积累经验,把感性经验总结为理性的认识,通过不断持续练习,总结出更深层的原理,进一步提升创造性,在职场上会更有竞争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27日

2.人工智能训练师这一职业它到底香不香呢?

听起来高大上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触碰是很多人对于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初始印象。然而,在当今这个新兴职业不断涌现的时代,选择成为一名人工智能训练师似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人工智能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人工智能训练师你又了解多少呢?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快应用让人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在这背后,离不开人工智能训练师的默默奉献与坚持。就在今年2月,“人工智能训练师”正式成为新职业并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

“人工智能训练师”是无疑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而产生的新兴职业,他们的工作是让AI更“懂”人类,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职业的兴起,让人们不得不感叹科技迭代升级的迅速和前沿技术所具备的伟大力量。

一般来讲,常常挂在人们嘴边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者。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者所不同的是,人工智能训练师更加注重的是产品的使用部分。人工智能训练师利用智能训练软件,对实际使用中的AI产品进行算法参数设置、数据库管理、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

那么,人工智能训练师如何训练人工智能呢?据业内人士介绍,人工智能训练师首先需要对涉及的数据和知识有一定的认知,然后对数据进行“清洗”,得到结构化的核心知识和关键数据,指定数据标注规则,将数据“喂”给人工智能,对其进行“调教”,不断调整参数优化算法,从而让机器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比如,智能音箱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情绪变化,为其推荐欢快、安静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以更好的抚慰使用者的心情。而要想让智能音箱产品实现这样的功能,就离不开人工智能训练师的探索与付出。

为了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促进各行业向着智慧化方向转型升级,AI行业已经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在国内近50万人工智能训练师从业者中,从事数据标注等简单任务的人员占据着较大比重。在训练和评测人工智能产品相关算法、功能和性能,以及设计人工智能产品的交互流程和应用解决方案等方面,具有相关知识和从业经验的人员却寥寥无几。

互联网领域的科技巨头对于人工智能训练师也是十分重视的。其实,早在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客户体验事业群(CCO)就在其客服团队孵化了国内第一批人工智能训练师,帮助训练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客服机器人。截至目前,整个阿里巴巴业务生态内,人工智能训练师从业者已超过20万人。

随着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物流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从这一层面而言,人工智能训练师这一职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不过,人工智能训练师要想在人工智能行业“熠熠闪光”,除了其自身要加强在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外,还需要相关行业规范的约束和引导、相关企业的重视和培养。

可以预见的是,再过几年,AI算法测试等技术型人才缺口将更加突出,扎实的技术钻研能力+理性分析的逻辑思维+敏锐灵活的感受能力将成为人工智能训练师的长久制胜之道。而那些既懂法律知识,又懂算法相关知识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将有望成为求职市场中的“宠儿”,并为AI技术落地、AI产品优化作出更大贡献。

3.人工智能训练师:投喂数据,训练服务,给机器人当饲养员是啥体验

疫情期间,数字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催生出一批新职业、打开新的就业窗口。

2020年3月,人社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16个新职业,如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网约配送员等。

每个新名词,都折射出时代发展下的新业态、新需求。当时代的风起时,每个人都是乘风者。

在第130个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荔枝新闻推出特别策划,致敬新兴职业劳动者,致敬各行各业“战疫逆行人”。

去年7月,阿里巴巴在向人社部提交的《新职业信息建议书》中,提出了“人工智能训练师”的概念,这一职业也被形象地称为“机器人饲养员”

他们利用智能训练软件,对实际使用中的AI产品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他们所做的,就是让智能更懂人类,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王智宇,便是阿里人工智能训练专家,工作于被马云称为“阿里柔军”的客户体验部门。

 机器人怎么“养”?

日常“投喂”3000条数据训练

在公司,王智宇负责建设、更新人工智能训练师体系,通过抽离“方法论”赋能生态体系内外的企业、商家,也就是培养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老师”。

从2016年初次接触智能服务场景开发,到转型人工智能训练师,再到人工智能训练专家,王智宇一路参与和见证着这个新职业的成长。

相较于人工智能开发者,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工作,更偏向产品的实际使用过程。换言之,设计之初的AI产品,就像刚入学的孩子,人工智能训练师需根据产品预设的不同落地场景“因材施教”,通过不断培养和训练,帮助AI产品“长大成人”,让其有足够的智慧,应对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各种问题。

从2017年8月,公司单独成立智能服务事业部开始,团队成员们便注重每日对人工智能模型的学习力、判断力训练,平均每天都要收集3000条当天产生的新数据,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标注,加速它在准确性方面的“进化”。

除了训练和培养AI,人工智能训练师前期还需要对AI学习的材料进行加工,即通过数据筛选得到结构化的核心知识和关键数据,以特定的数据标注规则将数据“喂”给AI并进行“训练”,同时,根据其反馈不断调整参数优化算法,让AI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疫情摸排通话、呼叫用户取餐……

你接的电话,另一头可能是机器人

此次“抗疫”期间,王智宇和同事们所培养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在电商服务、票务出行、健康问诊、生活购物等服务体验端,也展现了高效的服务能力。

抗疫期间,2300万人用上AI技术,全国33个城市落地智能防控摸排,机器人每分钟可拨打数千个电话,效率远超人力。大量的数据,如果由人工分析处理需要上月时间,机器人以分钟计算就能完成。

傅伉莉,1992年出生,王智宇的同事。她负责训练的,是叫做“智能外呼”的机器人。

“智能外呼”,即一个会给用户打电话的机器人。为让机器人的语音准确率高效,傅伉莉做了无数次的语音技术迭代,最长的一次录音,整整花了三个月。

为了区别于普通的纯粹语音播报,傅伉莉要让它学会场景服务,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拨打电话,按照用户的内容进行人机语言交互。

疫情期间,用户在盒马上买菜、“无接触”配送的背后,也离不开这项技术。傅伉莉和同事数小时内紧急上线“商品送达智能外呼”项目,帮助配送小哥在送抵用户小区时间段,自动外呼用户到指定地点去取餐,既做到了无接触配送,也大幅提升了配送效率,每天可比往常多送2万多单。

不仅是盒马,春节期间,许多用户在天猫超市购买生活用品,但受各方因素限制,发货成了大问题。可没过多久,用户纷纷接到了智能外呼机器人拨打的电话,除了提醒发货困难外,还提供许多智能选项让用户选择解决办法。最后,98%的客户都接受了所提供的方案。

“客户体验就是品牌生命线,我们的初衷不是为了浇灭消费者的希望,而是希望通过AI技术,不仅减轻人工客服的压力,还做到‘体验不掉线、服务不打烊’。”傅伉莉说,“我们提前预测咨询量,优化智能回复内容,合理安排人工客服团队,稳稳接住350万消费者的咨询。”

 科技无国界

孵化更多“饲养员”走向海外

在王智宇看来,人工智能训练师需要具备业务理解能力、智能方案设计能力、数据应用能力和智能训练能力,后三种能力都能教,但第一项是“基本功”,也是最“没法教”的那一项——要么懂业务,要么得听得懂别人讲业务,让智能技术与业务场景更好结合。高效,便是建立在对业务规则的理解上。

“接下去,人工智能训练师要摆脱对某项技术的依赖,真正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王智宇认为,最好的人工智能训练师,是能将新技术用得深、用得精的人,但培训人工智能训练师的重点,要从“怎么用好技术”向“怎么把人培训好”升级。

虽然没有过上想象中的春节假期,但王智宇很开心自己能培养出更多人工智能训练师。今年年初,东南亚6个国家的人工智能训练师齐聚国内培训学习。3月中下旬,在海外疫情严重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他们帮助所在国家发挥了显著作用。

自阿里诞生全国首批人工智能训练师至今,企业内孵化的人工智能训练师目前已超过20万人,其中有5万余人通过人工智能训练师体系认证,他们将成为这一生态的星星之火。

来源:荔枝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AIOT-ziot.cn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转载请注明原出处。http://www.ziot.cn/?p=2146

作者: 小编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81004991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verypray@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